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昭昭嗅觉和味觉天生敏锐,有了参照品,进步很快。

  杨婆子没料到昭昭竟有厨艺天分,一时间教得更加用心,各种食材尝起来什么味,怎么搭配一一讲来。

  一旁的王婆子冷板凳坐不住了,见昭昭望着砧板,给她递刀。

  杨婆子顺势住口了。

  见昭昭盯着高汤,舀了一勺待凉些给她尝味。

  见时间久了,搬来凳子让昭昭歇歇脚。

  杨婆子口若悬河的教学被打断好几次,她也不恼。

  她知道自个一讲关于厨艺的事便停不下来,时常会误了事,王婆子真是好人,不由冲王婆子真诚一笑。

  王婆子嘀咕着谁和她关系那么好了,一边时刻关注着昭昭。

  不争夺主家宠爱的婆子不是好婆子。

  昭昭似乎隐隐察觉到了一丝暗流。

  村里人是直白的,高门大户很多关系目的都藏在下头。

  昭昭没管,其实她也没弄清楚怎么回事。

  说好好像也没什么好感,总之被伺候挺舒坦的,没察觉什么危险,便继续做着手上的事。

  朱嬷嬷见小姑娘很能稳得住,并未被讨好收买了,心底很是欢喜。

  回去路上,不忘和昭昭分析,“姑娘做的好,若是因为王婆子嘴巴巧便多亲近,便是落了下乘,容易让老实人寒心……”

  昭昭头昏脑涨听完了。

  听完了还在想,她怎么会亲近那婆子,她只亲近大人。

  其他人和她有什么关系。

  嬷嬷说的话越来越不懂了。

  昭昭不由忧心自己是不是又变笨了。

  第36章 . 礼物大人的生辰

  箫容景刚点完卯骑马出了城西大营, 路上被一轿子拦住了。

  轿子是镇国公府的轿子,标志相当显眼。

  来人大张旗鼓,毫不遮掩。

  帘子被人掀开, 露出一张颇有仙气的面孔。

  镇国公世子年近五十, 看着却像三十余岁, 眼神清亮,一副文人打扮, 广袖飘飘, 手上还拿着一柄折扇。

  世人都道这世子是个不着调的,不入仕途整日与诗书为伴, 读书约摸都读傻了。

  宋季青听过这话也不恼,脸上淡淡的,丝毫不见生气。

  两人对视一眼, 一块来到茶楼, 点了个包间。

  “晋王殿下。”待进了包间,宋季青折扇放下,神色也认真了。

  两人心思都不浅,还都是聪明人, 没必要装模作样。

  皇帝忌讳权大的, 宋季青是装,日复一日不着调,箫容景不屑装, 施舍他的他不屑, 想要就自己去争去夺。

  不能说哪个技高一筹, 宋季青是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箫容景是皇子, 只要不造反,要不了他的命。

  “宋世子。”箫容景回道。

  “不知那枚玉佩晋王从何得来?”宋季青开门见山。

  箫容景无意隐瞒,“多年前从邹县所得。”

  宋季青怔住了,脸上悲喜难辨。

  邹县是宋家祖宅所在地,好端端的孩子丢了不在旁处,竟然在那,这样看那件事十有八九是母亲刻意所为。

  母亲当初一心想让他娶她娘家侄女,宋季青自然不肯,等妻子嫁过来后,操持家里,敬重父母,无人不道一声好。

  母亲就这么狠心吗?最后的心软大抵是没把孩子丢到旁处,若是被看守祖宅的人捡了……

  宋季青努力平复下汹涌的感情,又问:“不知晋王捡到这枚玉佩时可否看到什么人?”

  箫容景眯了眯眼,审视扫了一眼略有失态的宋季青。

  事情大抵关乎什么内宅隐私。

  箫容景不感兴趣,喝了口茶不在意道:“陈年旧事,早便忘了。”

  在送回那枚玉佩后,那枚玉佩的旧事便随之一块放下。

  当初那小姑娘是否会牵扯进镇国公府的事,箫容景不会参与,不明说便是还了最后的恩情。

  —